骨质疏松症症状及预防方法全解析,这些知识越早知道越好
随着年纪增长,许多人会发现自己变矮了、经常腰背酸痛,甚轻轻摔一跤就骨折。这些很可能都是骨质疏松在作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偷走骨骼健康的"隐形"。
什么是骨质疏松症?
骨质疏松症就像被白蚁蛀空的木头,骨骼内部的微小结构逐渐变得疏松多孔。这种变化让骨头变脆,甚连打个喷嚏都可能导致肋骨骨折。值得注意的是,女性在绝经后发病率明显,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可以高枕无忧。
这些症状要当心
早期的骨质疏松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特别注意:身高比年轻时缩短超过3厘米;经常感到腰背酸痛;轻微外力就发生骨折;出现驼背等体型改变。有研究显示,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的患者,二次骨折的风险会增加2-3倍。
4类高危人群要警惕
是绝经后女性,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量流失;第二是65岁以上老年人;第三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;第四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。此外,长期抽烟、酗酒、缺乏运动、钙摄入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小抓起,30岁前是储存骨量的关键期。建议每天300ml牛奶或等量奶制品摄入;适当晒太阳帮助维生素D合成;坚持适度运动如快走、跳舞等;50岁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。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,除了生活方式调整外,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。
常见治疗方式有哪些
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: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是基础;双膦酸盐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;降钙素能缓解骨痛症状;对于绝经后女性,医生可能会建议雌激素治疗。需要提醒的是,这些药物都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切忌自行服药。
饮食建议
补钙不能只靠牛奶,这些食物也是好选择:每100g豆腐含钙138mg;小白菜含钙90mg;芝麻酱含钙1170mg。同时要注意限制咖啡、浓茶和碳酸饮料的摄入,它们会影响钙的吸收。建议三餐均衡搭配,不要偏食。
运动处方
适合的运动方式包括:快走、太极、瑜伽等负重运动;哑铃、弹力带等抗阻训练;游泳对关节压力小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运动时要循序渐进,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摔倒的危险动作。建议每周锻炼3-5次,每次30分钟左右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
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能补钙,其实汤里的钙含量极低;还有人觉得骨质疏松是老年病,年轻人不用在意,实际上年轻时骨量储备不足,年老时风险更大;另外,单纯补钙不补充维生素D,补钙会大扣。
骨质疏松虽然常见,但并不可怕。关键是要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干预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将骨密度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,特别是高危人群更要注意定期检查。如果发现异常,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不要轻信偏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