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不是病?这6种常见口腔疾病千万别拖
早上刷牙出血、咬苹果留下血印子、突然一阵钻心的牙疼……这些看似小问题的口腔症状,很可能暗藏健康隐患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口腔疾病,以及科学应对方法。
牙龈出血背后的
很多人觉得刷牙出血是"上火",其实80%的情况是牙龈炎的信号。当牙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,就会引发炎症反应。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使用软毛牙刷,配合巴氏刷牙法(牙刷倾斜45度短距离颤动),一般2-3周就会改善。如果持续出血超过一个月,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
蛀牙发展的三个阶段
初期蛀牙表现为牙齿表面白垩色斑点,这时通过含氟牙膏就能实现再矿化。中期会出现明显黑线或黑洞,需要及时补牙。如果发展到牙髓炎阶段,那种"疼起来要命"的感觉,就只能做根管治疗了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。
智齿到底该不该拔?
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。如果智齿能正常萌出,有对咬牙且清洁到位,可以保留。但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处理:反复发炎、挤压邻牙、形成囊肿或无法清洁到位。拔智齿佳年龄是18-25岁,这个时候牙根未完全形成,较快。
中老年人要警惕的牙周病
45岁以上人群中有7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,中期会出现牙缝变大,晚期则导致牙齿松动。定期洁牙(每年1-2次)配合牙周刮治是有效的防治手段。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,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牙周病发展。
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怎么办
超过2周不愈的口腔溃疡要引起重视。普通溃疡可以局部使用溃疡贴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如果溃疡频繁发作(每月超过3次),建议检查是否存在维生素缺乏、免疫功能异常等问题。切记不要自行使用"偏方"烧灼溃疡面。
种植牙适合所有人吗?
种植牙虽是缺牙修复的好方法,但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:足够的骨量、健康的牙周状况和良好的全身情况。患有骨质疏松、未控制的糖尿病等人群需要谨慎评估。从缺牙到种植一般需要3-6个月时间,不能操之过急。
日常护牙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用力刷牙才干净。其实过度用力会损伤牙釉质;误区二:漱口水代替刷牙。漱口水只能作为辅助清洁;误区三:等牙疼了才看医生。口腔疾病预防大于治疗,定期检查是关键。
后提醒大家,选择口腔诊疗机构时,要注意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生资质证明。治疗前充分沟通方案,保留好病历和收费凭证,这样才能确保获得规范的治疗服务。


